羅伯特·弗蘭克的《美國人》 "The Americans" by Robert Frank


(2008新版封面,STEIDL出版,德國印刷)

今天去Strand書店,看到這本畫冊新版已經上市了。早在幾個月前就開始pre-order,如今姍姍來遲。攝影歷史上真正大牌的畫冊並不太多,Henri Cartier-Bresson(亨利·卡迪埃-布勒松)的“The Decisive Moment”(決定性的瞬間)算是一本,不過Bresson並非以此書中的照片出名,卻是得名於“決定性的瞬間”這一拍攝理念。而Robert Frank(羅伯特·弗蘭克)的“The Americans”算是一書成名的最好典型,此書從1958年出版,迄今半個世紀,不僅是改寫了攝影的歷史,更是當代美國研究所不能忽略的文獻。
曾經多方找尋過這個畫冊,在Stony Brook Library, Indiana University的Fine Arts Library以及多箇舊書店都未曾見過。後來在Amazon上見到老版的二手,價格已接近二百刀,可見洛陽紙貴了。
在IU攝影系曾遇見一位師兄,他問及我最喜愛的攝影家。這個問題其實極難回答。喜愛常有兩種,一種是一見鍾情,至死不渝;另一種是廣泛涉獵擇出優者。在音樂愛好上我大致是後者,初時對各個時代各個風格的作曲家的作品都有所涉及,直到三四年後,方才明了自己的心聲何在(甚崇John Sebastian Bach)。在攝影上畢竟尚非科班,對攝影家還未有全面了解,要廣泛比較得出最愛實是艱難。於是以第一感覺作答,Robert Franks也。
若以風格而論,中國的攝影者多半更傾向於Bresson、Salgado,或者是曾經的Life雜誌的攝影師。紀實攝影(Documentary)確有很大一部分從新聞攝影(或曰報道攝影,Photojournalism)而來,新聞攝影首要在乎“實”,之後方才可論藝術。Bresson等Magnum大師們多半也是半個新聞科班出身,加上堅實的藝術功底,硬是把兩者結合得天衣無縫。Bresson的瞬間理論,等候時間的一霎中事務成為展現全部內涵的幾何形態,未可遇,豈可求哉。
《美國人》是對這一局面的一大變革。1955、1956年,Frank拿着古根海姆獎金(Guggenheim Fellowship),買了一兩舊二手汽車,和妻子開遍了美國大陸48個州,隨行隨攝,隨性隨拍,將一切條條框框拋之腦後。在兩萬八千張照片中,83張被選出來組成了這本畫冊,戰後美國社會的悲喜與風霜,竟被這一位執着的瑞士移民所揭示。Frank的照片中,沒有那種清晰,看不出一眼就明白的主題,膠片的顆粒中顯出一種粗狂,大筆揮就,不再是報道攝影的那種精緻選取,在那種看似的隨意中顯出真性情的豪放。
Frank以《美國人》藝術,將紀實攝影往現代藝術的道路上狠狠的推了一把,而Frank自己也是不斷前進的。在找到這本畫冊之前,我看過他的London/Wales,50年代初拍攝的倫敦街頭和威爾士礦工,風頭已乍顯。Frank完成《美國人》之後,曾離開攝影從事電影拍攝十幾年的功夫。大約是攝影上高山已就難超越了吧,此外電影也彷彿有更多的表現手法,許多攝影家成名后都嘗試電影,但是往往沒有什麼成績。Frank的成績也不算大,相比與他在攝影上的造詣,但是在轉行的攝影家中算是好的了。直到80年代后Frank才回歸攝影。曾經看到一本2000年Frank獲得哈蘇獎的冊子,手法更是更新了。
回來的火車上翻看畫冊,不想正聽着Bach的Goldberg Variation,典型的歐洲,巴洛克的精緻與絕美,更顯出那粗狂的寫意下《美國人》的迷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