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師在慕道班的單張上寫,“受浸是基督徒靈程的‘起步’,不是‘畢業’。”這是關鍵之教訓,天路艱辛,我們務要長存渴慕、追求之心。
浸禮的時候贈與受浸的各學生《荒漠甘泉》一冊,書聖經一言以贈。期許以中國信件的格式寫就,故查詢文理聖經譯本,終得楊格非文理譯本的翻譯為佳。雲,“蓋我等若以起始所有篤信之心堅持至終,則必於基督之恩有分矣”(希伯來書3章14節)。在通行之國語和合譯本中,詞句作“我們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在基督裡有分了”,亦為佳美之翻譯。
詞句為當年受洗之時立福牧師所贈,依稀難忘當日靈命之火熱。曾以詞句做壁紙一張,每日謹思,直至大學更換電腦之時。詞句銘記雖易,篤行實難。世間百般誘惑,起初火熱之心日漸消磨,如離家之浪子,又若飄蕩於曠野茫茫。
歷屬靈之曠野,罪中之生活,今蒙神開啟,更深知詞句之艱深。天主教並東方教會持聖禮七件,洗禮(Baptism,天主教多行抹水禮)可由有神品之人主持,受洗之後仍需行堅振之禮(Confirmation),需由主教(Bishop)主禮,按手於受禮者,祈求聖靈堅固也。基督教(新教,或稱復原教)之中英國國教(聖公會)仍行此禮。新教各教派認為,新約聖經僅承認洗禮與聖餐(Eucharist)兩項聖禮,且聖經中顯示聖禮所象徵信徒會得著之救恩,並非僅透過該禮儀方能得著。聖靈乃神之一位格,聖靈是否降臨乃神之主權,絕非人定之儀禮所能定奪。
昨日PH姊妹曾問及其受浸以先所受至感動是否從聖靈得來。受浸乃水之洗禮,施洗約翰為眾施洗,其雲“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叫你們悔改。但那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給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太3:11,參路3:16)”。使徒中,有些曾為施洗約翰之門徒(如西門彼得),他們是否都受過約翰之洗並未明確記述。不詳主耶穌是否親自為他們施洗(約4章2節:“其實不是耶穌親自施洗,乃是他的門徒施洗”,但不知使徒是否為耶穌親自施洗),但聖經明確提及, “耶穌和他們聚集的時候,囑咐他們說,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應許的,就是你們聽見我說過的。約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幾日,你們要受聖靈的洗。 (徒1:4,5)”。此例可說明使徒受洗之時並為受聖靈,乃是五旬節聖靈方降臨,遂軟弱變為剛強,盡都為主殉道。
由此可見,洗禮與受聖靈並非定然同時發生。王明道先生在教會學校讀書時曾受點水禮,但此時並未得聖靈,後他認定浸水禮方為正禮,故再次受浸禮。其初次受洗之時並未明確信仰,也為認罪悔改,故定然未受聖靈,後受浸之時他已蒙召多時,聖靈在其心中大大做工,故已然受了聖靈。可見聖靈之降臨在於人之悔改並神之主權,與洗禮並無一定之聯繫。
故此洗禮實為認罪悔改重生得救之象徵,但重生與否在於心中是否真信真認罪真悔改;若心中不化洗禮亦為惘然。人之有限與神之無限實有深淵界定不可逾越,故受洗之時所認聖經真道亦乃九牛一毛,需時時跟進每日追求。受洗時未認之罪,蒙神光照顯明於心,亦當再次帶至主前。於此我有深刻之經歷,也願弟兄姊妹共勉,以同行天路同頌主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