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敢面對的問題(The question no one dares to pose譯文)

著名Leica專家Erwin Puts的文章(原文鏈接點此觀看),講述了其對旁軸相機未來的擔憂。我一直想翻譯一些他的文章,但是總是懶得動手。今天不知道怎麼就動起手來了。這篇文章說實在的結構有點亂,而且有些句子不容易準確的翻譯過來,因此我用意譯比較多,力求保持其精意。
翻譯沒有徵求Puts先生的許可,所以也希望不要隨便轉載。我是THBanny@xitek或Banny@Leica中文站,源出處是我的博客,地址是http://www.chenyang.net/?p=133
這篇文章對旁軸相機的未來感到悲觀,認為當前在各個方面旁軸都喪失其優勢了。我本人是不同意其中的觀點的。消滅旁軸相機的呼聲,在膠片單反大發展的時代就有,M機在M4以後差點停產,但是最後還是挺過來了,到20世紀90年代以後又迎來了旁軸的復興。如今,旁軸面對的挑戰當然比以前更大,因為CCD可以直接取景,這樣旁軸的意義就更小了。因此,旁軸可能確實比以前更加危險。
作為使用M相機的攝影師,我的感受是在某些攝影領域,M相機拍攝的幫助以及對攝影時風格的影響目前仍然是沒有其他相機可以匹敵的。如果沒有豐富攝影經驗,沒有深入使用過M相機,這是比較難體會到的。因此從功能上來說,數碼單反暫時還沒有辦法取代M機。同樣,如今的DC也暫時沒有可以達到M機拍攝便利性的。
因此希望Lee先生辭職后Leica公司仍然能夠繼續發展數碼M相機。其在攝影愛好者中贏得新用戶確實如文中所說是很困難的,對於很多題材而言也確實不如DSLR方便,但是其對人文等題材的攝影師仍然很有吸引力。也許Leica只能是走曲高和寡的艱難道路吧,但是其實大眾化的產品總不是最好的。

img13250.jpg

以下是翻譯的內容:
Leica的CEO Steven Lee的解職和他在AP或PMA的訪問沒有關係,而是因為一個簡單事實:2007年第三季度(截止到12月)Leica的營業額從4540萬歐元下降到3820萬歐元,而盈利減半,只有180萬歐元。面對這個業績,很明顯Lee是打了敗戰的。Leica的產品賣得並沒有像預期的那樣好,而他希望通過引進一系列新鏡頭來提高銷量的計劃並沒有去的成功。這份業績同樣也表明包括M8在內的Leica產品的銷量並不如早先一些觀察家所預計的那樣樂觀。對與此你可以從LFI雜誌的報道中得到一點線索,其中提到說4/3系統產品的銷量低於預期。
很明顯,Leica是依靠其神秘的魅力而非其業務狀況存貨下來的。幾年以前,Kaufmann先生採納了一種常見的思維,認為Leica可以在兩個領域中生存,一個是M7/MP的膠片世界,另一個是M8的數碼世界。M8的誕生就是這種思路的結果。並且,Kaufmann先生接受了這種商業模式。
但是如今,我們看到的結果是這種思路並不有效:Leica仍然沒有跨過膠片懷舊之情和數碼未來之間的分界線。
一個很基本的問題是,是否有可能改進和發展旁軸取景,讓其適合數碼攝影的世界。
如今我越來月感覺到旁軸這個概念不僅僅是只在一個狹縫市場中生存,面對着數碼領域的競爭者,其市場份額更是逐漸減少。
Leica式的旁軸取景已經處在其實用性的盡頭。一個半個世紀以前產生的概念,沒有經過任何實質性的變革,在如今仍然存在,這本身已經足夠令人驚奇了。從人體工學、品質、工程和價格的角度來看,Leica都已經失敗或者正在走向失敗。在長壽性和聚焦準確性着兩個領域,Leica具有領先地位。但是如今沒有一個人願意買一台具有50年壽命的手動對焦的相機,因為這已經不適合當前攝影的風格。對於當今的攝影師來說,旁軸取景這一概念已經不再是一個有效的手段了。一些死硬分子可能會熱愛M機簡單和簡潔的設計,但是這個群體正在減小。Leica需要新的客戶,Kaufmann先生也認同這一點。新的客戶不需要被傳言是有魔力但其實僅僅是懷舊的產品,他們需要的是在當今的市場仍然有競爭力的相機。
Leica的商業周期總是類似的,任何新產品在其發布初期(這個時間最長2年)的需求很大。隨後,因為初期這些需求得到滿足並且市場不可能擴大,因此市場的飽和就迫使產量下降。Leica如今越來越困難向用戶說明旁軸取景的先進性,以及勸說他們在旁軸上的投資是必須的。最近在PMA上Leica請人們關注兩款在市場上已經存在多年的鏡頭,這說明了Leica對吸引市場已經很絕望。
我很高興我能夠適應如今在產的各種相機,從Hasselblad到Sony、Olympus、Pentax、Canon以及Nikon。我很欣賞這些產品並且驚訝與我所能得到的影像。我仍然經常回到M機,使用他們是一種享受。我相信很多當前的Leica M用戶都有同感。但是這種感覺並不能產生銷量的增加。Leica需要市場中的新用戶才能生存。
Kaufmann先生需要回答這個問題,如果我要保證Leica的未來,什麼樣的產品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所有關於全畫幅的M9或者是M8的全幅升級計劃的討論並沒有回答上面提出的那個基本的問題:一台帶有1400萬像素的M9相機仍然是一台手動操作的旁軸相機(對於純粹主義者來說,全幅僅是一種從膠片到數碼的轉換,以內其大小是根據膠片的大小定義的,例如135指的是35mm而120是6x6cm),但是有人希望用能夠買一台雖然不是頂級但是已經足夠出色的dSLR的價錢去購買一台手動對焦的旁軸取景相機嗎?
當前市場的趨勢已經表明,旁軸取景這一概念註定要消亡了。給出Leica M消亡的存在與哲學蘊含是一個羞恥的事情。你不能不得出這樣的結論:M機本身並不能保證Leica公司的未來。在膠片領域,沒有人聽說Leica正在進行任何開發,這個事實說明Leica已經不在相信其膠片旁軸相機能夠解決當前所面對問題的。
現在存在的問題是,旁軸取景本身是否是能夠解決攝影師所遭遇的問題?相機是一個工具,只有在其能夠保證完成必須完成的任務時才有價值。Leica M的先進性已經被當今數碼技術和軟件產品削弱。現在是我們做出這樣結論的時刻了,M相機已經是懷舊的產物,而不是適應未來的產品。
如今使用Leica M相機的主要原因是對其的感情和使用的樂趣。遺憾的是,它不再是擁有最好的操作性和品質的攝影工具,也不再能夠提供別的相機所無法給予的價值。
無論你喜歡與否,旁軸取景都正在成為一種過時的概念,更多的鏡頭和更大的感光元件都無法改變這一結論。
如今,Leica所需要做的是說服新用戶,在影像的質量和影像作品上,旁軸相機是數碼單反相機真正令人激動的替代品。

清華大學攝影協會PPT系列·2006秋季人像 Presentations in Tsinghua Photography (3)

很久沒有寫攝影相關的文章了啊。最近我對攝影的思考也在一個平台期。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是這樣,走過一段歷程之後得停留一下,才能繼續往前。
人像外拍是中國攝影(包括大陸和台灣)一個特有的現象,人們對拍MM極度熱衷。香港似乎“打龍”(參加沙龍攝影比賽)的氛圍濃一些,拍mm沒有這麼火熱。其實這個是很有意思的社會現象,很多富起來的人買了相機,對攝影又沒有很深認識,不知道應該拍什麼,於是就熱衷於蜂鳥等組織的人像外拍活動。這樣的拍攝作為練手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從影響的意義來看是不足的,我個人不贊成這樣的傾向。攝影人應該有更多對社會對人文的關注,即使是業餘愛好者,也可以勉勵自己找到一個題材,做出些有益的項目來,而長久沉溺於mm人像,實在不是一種正確的攝影觀。
人像外拍是攝影協會很傳統的一個項目,每年秋天都有,06年秋季我們辦的應該叫第七屆水木清華人像攝影活動月。去年(07年)春天又舉行了一次,應該說是第一次春季人像外拍。之前我們都是和水木Photo版合作的,但是06年秋天的活動之後在BBS上起了很多不必要的爭議和惡意的攻擊,因此春季人像活動我們就避免在網絡上宣傳,所以也就風平浪靜了很多。
06年秋季的活動包括四個部分,第一是10月29日下午黑光攝影主講的“生活化妝與攝影妝容”講座,這個講座吸引了很多人,特別是女生們;第二個是11月4日晚上人像攝影新秀顏志雄老師的講座,以及隨後的人像外拍動員會;第三是11月5日的人像外拍活動,我記得那天陽光很好,但是掛大風,大家還是堅持完成了外拍,特別感謝模特們的辛苦,那天我們也趕上了清華園06年最後的銀杏,也是有所收穫;最後是人像外拍觀片會,日期應該是11月11日吧,或者在後一個星期六。
這兩個PPT就是在人像講座上放映的。這個講座的人數是我在協會工作期間的最高峰,蒙樓212教室不僅坐滿,過道以及前面的地上都坐滿了人,很是難得。第一個PPT就是介紹顏老師以及我們的活動的,第二個是講座后第二天外拍動員會上我和大家布置活動紀律以及攝影師分組的PPT。
點擊圖片觀看:

portrait01001.jpg

portrait02002.jpg

靈修小悟(1):揀選生命(申命記30章19節)

按:讀聖經和默想神的話語,是十分美好的意見事情。在我們生活中的許多時刻,我們都得到聖靈的感動,讓聖經的話語在我們心中變為鮮活。巴刻說,“今天默想是已失落的藝術,而基督徒對此無知,損失慘重”。就我個人的經驗來看,默想神的話語確實可以得到很多啟示。與此同時,許多靈修的心得在我們心中閃過,可是後來又忘卻了。因此我希望能夠把自己的感悟寫一些下來,作為“靈修小悟”,希望能夠寫成一個系列,一方面幫助自己記憶,同時也和弟兄姊妹分享。我在發出來之前會先請幾位弟兄姊妹審閱,但是我所寫的仍然可能是錯誤和不完全的,願大家都能夠指出,也歡迎有關的討論。

經文:
    神人摩西在臨終前說,“我今日呼天喚地向你作見證。我將生死禍福陳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揀選生命,使你和你的後裔都得存活。(申30:19)”

領悟:

    首先,我們從兩個方面來了解摩西:
    一、生平:摩西是神最忠心的僕人,是以色列全家的管家。摩西是利未人,出生在埃及,在埃及人屠殺以色列嬰孩的時候,他卻奇迹般地稱為埃及王子。他在埃及學了埃及的一切學問,在曠野蒙主呼召,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摩西可能是直接和神說話最多的一位先知,神借他曉諭以色列人一切律例典章,這些律法不至今被以色列人所遵行,如今每一國的法律都從中得到啟示。他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過曠野,與迦南地的人爭戰,去的了約旦河東的土地。摩西的一生是充滿了榮耀的,但是在加低斯的米利巴水邊,為了平息民眾的抱怨,耶和華曉諭摩西顯神跡給他們看,吩咐磐石流出水來,可摩西卻沒有順服神的吩咐,而是擊打磐石,虧欠了神的榮耀。因此摩西死在摩押地毗斯迦山頂,神讓他觀看應許之地,卻不得進入。
    二、摩西在聖經中的地位:摩西不僅是以色列的民族英雄,更是主耶穌–彌賽亞的預表。在申命記18:15中,摩西說,“耶和華你的神要從你們弟兄中間給你興起一位先知,像我,你們要聽從他。”,這裡說的就是主耶穌。在約翰福音1章21節,眾人問施洗約翰說,“他們又問他說,這樣你是誰呢?是以利亞嗎?他說,我不是。是那先知嗎?他回答說,不是。”當主耶穌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約7:37-38)”,於是“眾人聽見這話,有的說,這真是那先知。(約7:40)”。熟悉舊約就會知道,這裡說的”那先知”就是摩西說要興起像他的那一位先知,就是指主耶穌。主耶穌登山變相,就是與摩西和以利亞講話(參太17),因為他們是舊約中的兩個最偉大的先知,摩西代表律法──神跟人所立的舊約,他寫了五經(創、出、利、民、申),預言一位偉大先知將來臨(參申18:15-19);以利亞代表預告彌賽亞來臨的眾先知(參瑪4:5-6)。他們與耶穌一同出現,肯定了耶穌的彌賽亞使命──成全神的律法和先知的話。神在遮蓋西奈山的密雲中所說的話使他的律法有了權威(參出19:9),同樣,神在登山變像中說的話使耶穌的話成為權威。(感謝姊妹的提醒,最後這句摘自聖經靈修本)
    中國的俗語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表明經驗豐富的老人的教訓是有益處的。對於摩西這樣一位神人(此稱號見申33:1)在離世前的教導,而且以自己的生命為“見證”“呼天喚地”的教導,我們是應當去理解和尊重的。這裡摩西告誡世人說,“你們要揀選生命”。是啊,這個選擇是大多數人都贊同的,但是我們要思考,我們要揀選什麼樣的生命,我們怎樣才能揀選生命?
    莎士比亞筆下哈姆雷特的名言說,“生還是死,這是一個問題”。摩西說“生、死、禍、福(life and death, blessing and cursing)”,讓我們選擇,告訴我們要揀選生命。這個回答估計沒有什麼人會不同意,但是如何才能揀選生命,這卻是一個問題。
    聖經告訴我們,每個人都犯了罪,“罪的工價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里乃是永生。(羅6:23)”每個人在世界上的時日都要過去,即使現代人注重運動、保健、飲食和醫療,但這些絲毫不能改變每一個人都要死去離開世界這一事實。因此我們要揀選生命,我們不是要現在這個會死亡會過去的生命,乃是要找尋那擁有永遠生命的。我們知道,唯有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祂被釘死,第三天復活,祂是昔在今在永在的神,祂那裡有生命的水,祂那裡有戰勝死亡的救恩,讓我們可以宣告,“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死啊,你的毒鉤在哪裡?(林前15:55)”
    我們該如何揀選生命?哈巴谷書2章4節中說,“惟義人因信得生。”保羅在羅1:17、加3:11以及希10:38都引用了這一節經文。耶穌基督自己戰勝了死亡,祂更給我們一條戰勝死亡的道路,那就是信靠祂,我們因信就算作祂的子民,得着祂所賜永遠的生命。
    有人說,沒有人會揀選“死”,因為人人都願意活着,“好死不如賴活”,沒有人會揀選“禍”,因為我們都渴望福。但是多少的時候,我們並不明白,我們在求生的時候卻選了死,祈福的時候其實實在求禍。因為我們只能看到今天,而明天不在我們手中。我們的盤算可能落空,我們所認為最好的也許帶來了最壞的結局。
    我們更需要警覺的是,當我們選擇“福分”的時候,我們常常喪失了生命。世界上有許多事物是很有用很美好的,比如錢財、情感和地位。但是當我們過分依靠這些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泛起了對神的信靠,失去了永遠的生命。我們得到了世界上的“福分”,卻丟失了那永遠的生命,為了暫時的好處損失了永恆的盼望,真是多麼的可惜!
    因此,我們每一天都應當思考生命的事情,去得着生命,也時刻警醒不要放棄已經臨到我們的救恩,因為這救恩是“使你和你的後裔都得存活”的。

補充的話:

    我的這篇文章寫得很簡略,遠不足以反應“揀選生命”的內涵。唐崇懷牧師的《一個完美的生命》(http://www.godoor.com/article/list.asp?id=201點此觀看),一文對完美生命的意義有很深刻的分享,願弟兄姊妹和慕道的朋友都能夠一閱。

代禱事項 Pray for Liu

昨天LR弟兄來信,讓我們關心一位同學。他從武漢大學來,在Ohio州的一所學校。但是他來了之後發現自己患了重病,如今他正在堅強地和病魔鬥爭。他每天寫博客來分享他的心情,他博客的地址是:
http://bohemiarhapsody.spaces.live.com/default.aspx
希望大家都去看看他的博客,留言鼓勵他,也向他介紹福音的信息,因為福音是將人領向永遠的生命的,當我們認識真神的時候,我們不僅得着今生的盼望,更是得着永生的福分。此時此刻,唯有神是全能的拯救。也希望弟兄姊妹都能為他代禱。主耶穌施行了很多神跡奇事,也將醫病趕鬼的全能賜給門徒。願我們同心獻上禱告,願他能夠認識這位昔在今在永在的救主,在神沒有難成的事(參耶32:17),願主保守醫治他!

愛情·信仰路 索引貼

《愛情·信仰路》這本小冊子連載完成了,希望能夠對主內的肢體有所幫助。神對祂的子民在婚姻上的聖潔是非常嚴格的,舊約聖經從《創世紀》到《瑪拉基書》,神都告誡以色列人不得與外族通婚,免得去拜他們的假神。在新約中,保羅明確地指出“信與不信不能同負一軛”,這話有許多含義,而婚姻是兩個人之間最親密的關係,在婚姻上我們更應當分辨信與不信的差別。
從和弟兄姊妹的交通中,我知道這個道理是不容易被接受的。當年我初信主的時候也在這個問題上迷糊。希望在此迷惑的弟兄姊妹都可以像牧者或屬靈的前輩請教,不要偏行己路悖逆了神。
為了閱讀方便,這裡做一個索引貼:
愛情·信仰路(1)
愛情·信仰路(2)
愛情·信仰路(3)
愛情·信仰路(4)
便於打印的全文PDF版本可以點此下載。這個字號是按照Letter紙張(8.5″x11″)打印后縮放68%變成兩欄裝訂的需要設計的(很奇怪吧:P),直接打印可能字體偏大。

連載:愛情·信仰路(4,完)

愛情·信仰路

范愛麗(Alice Frying)著

王萍 譯

   

等候最好的

等候的功課是很難,卻是值得的。魯益師(C.S. Lewis)大半生是獨身的,他任教於牛津及劍橋大學,利用空餘時間完成了好些基督教文學中著名的作品。後來,他在將退休的年齡認識了一位女士,並與她結了婚,在他們短短的三年婚姻生活中他深愛着她。試想假如魯益師在早年與一位不是神為他預備的人結了婚,那今天就可能沒有這些傑出的作品了。
我大學畢業時,我的許多朋友都相繼結婚,但當時,我甚至連對象也沒有。直到三年後,我才認識我現在的丈夫。在等候的時間,我學習到神對我個人的信實。我領受了至今仍然對我有用的恩賜:烹飪;結識朋友;旅遊,生活樂趣;明白傷心的滋味;經驗過失望;同時我認識到神的愛,知道神會按着我所需要的來愛我。
現在,我的婚姻生活中充滿了喜樂。我認為等候的時間並沒有白費。我也不覺得結婚就是浪費了我的恩賜,神的本意本就是如此。當我忙碌地過着我的獨身生活時,神亦預備着我的丈夫,叫我們倆能照着我們各自的特殊需要,彼此相愛。我堅信他是我最理想的丈夫,我從不嚮往或後悔我的獨身生活。我們等候神,祂就像我們施恩,祂決不會叫我們失望或離棄我們的。

  

  

婚姻五課

當我們了解神對婚姻的期望后,我們才會了解神對約會關係的旨意。在以下簡短的課程中,我們要看聖經對婚姻的詮釋。寫下你的反應來幫助你思考以下的每一個問題。或許你可與一位成熟的基督徒朋友一起討論你的答案。

第一課 神對婚姻的看法如何?

讀以弗所書五章21至33節
1)列出經文中對丈夫的命令。在遵守這命令時,丈夫應如何對待妻子?
2)對妻子的命令是什麼?試給“順服”二字下定義。
3)你認為夫妻間彼此順服是如何效法了基督的榜樣?
4)基督徒的婚姻和基督徒與非基督徒的婚姻有何真正不同處?

第二課 婚姻的承諾是什麼?

1)根據創世紀二章23至24節,妻子在丈夫生命中應當扮演什麼重要的角色?
2)讀路得記一章16至17節,這段經文描寫路得跟隨她婆婆拿俄米的意願,且常被應用在婚姻關係上。試用幾句話說出你認為一個人應該對伴侶作何承諾?
3)根據哥林多前書七章3至4節,丈夫與妻子間的委身應達到什麼程度?對於“沒有權柄主張自己的身子”,你覺得如何?如果你正考慮結婚,你是否願意你現時的男朋友或女朋友在婚後主張你的身子?
4)如果你要結婚,你希望你和你的伴侶如何彼此委身?

第三課 神是否要我持守獨身?

1)從哥林多前書七章7至9節、25至40節,列出保羅所持守獨身的原因。
2)你的生活有何壓力,促使你現時守獨身?
3)有何活動與事奉是你婚後必須放棄的?
4)注意保羅並沒有否定婚姻(35節),他在以弗所書五章中也曾提到婚姻之樂。你認為在戀愛中的人應有何特徵,才能表示兩人適合結婚?

第四課 神如何鑒察我在生活中的罪?

1)羅馬書六章12至19節提到我們對罪應有何種態度?在你生活中,哪一方面你知道你已經勝過了罪?哪一方面你仍被罪所捆綁?神如何向你顯明祂的恩慈?
2)神的恩典是否有限度?讀羅馬書一章24至25節。在你生命中,哪方面你已將神排擠出來,而神又讓你任意而行?
3)根據哥林多后書六章14至18節,與非基督徒結婚是否犯罪?
4)如果目前你正與一位非基督徒約會,那麼請你以誠實的心來回答下列的問題:
這樣的關係是否使你違背了神的命令?
這樣的關係是否使你忽略了神?或是否與神更親近?
你是否得着或失去屬靈的能力?
神是否要改變你這關係?

第五課 委身予神

有天,當你結婚時,你將在婚姻的祭壇上立下委身的誓約,就是說,你委身於你的伴侶如同委身於神。在神面前,現在就試寫下你要許的願,並以一段對你極有重要性的經文為前提。不妨參考馬太福音十六章25節,以及約翰一書二章15至17節。

 (連載完)

連載:愛情·信仰路(3)

愛情·信仰路

范愛麗(Alice Frying)著

王萍 譯

  

  

救我!

但如果你已經與一位非基督徒開始了約會,該怎麼辦?是否立刻與他斷絕關係?或者是。然而,更有可能的是,神會為你提供更適當的方法。首先,坐下來思想你與基督的關係對你有何意義,你是否願意分別為聖、委身於神,甚至為祂出去你與一切不聖潔事物的關聯?你真的相信神愛你嗎?你相信聖經是神旨意的啟示嗎?你是否願意得着神為你生命最好的安排,不論是結婚或是獨身?抑或你自己想成為一個屬世成功人士(按照社會的標準)嗎?換句話說,你的生命是屬於你自己?屬於你的社會?或是屬於神?
在你反問自己以上的問題后,或許你需要和一位成熟的基督徒朋友商討,因為你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來抗拒這強大情感的誘惑。其次,你可與這位與你約會的非基督徒朋友分享你心中的掛慮。同事,你可請你的基督徒朋友向他/她傳福音,或是送他/她一本清楚描述如何可稱為基督徒的書。此外,你也需要讓他/她知道你信主的經過,雖然這點在感情的牽制下很難做到,但這是必須的。
有一點你肯定要知道的是,如果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不願接受主成為基督徒時,你該怎麼辦?不要問神你可否與一位非基督徒結婚。祂已經說過不可以。因為,如果你說自己是基督的跟隨者,而又故意違背神的旨意,你就是在撒謊。這就是說,假如你的男友或女友不會成為基督徒,那麼在神的旨意中,你就不能與他/她結婚。
人可以找出很多借口來去接這個真理。幾年前,一位年輕婦人來見我,對我說她必須與她的非基督徒男友結婚,因為他們已有肉體上的關係。她用神說不可行淫的誡命為理由,好讓她與那非基督徒結婚。幸好,最後她還明白不能以一罪抵消另一罪。
但如果你已決定不與非基督徒結婚,是否仍可以與你的朋友保持約會的關係?是否有辦法保持這種關係而不使雙方受害?我倒想告訴你“絕對可以”或“絕對不可以”,像這樣直接的答案更容易回答你的問題。然而,神沒有給我們直接和現成的答案。在聖經中,憐恤與公義,真理與愛之間,似乎是互相矛盾的。神對每個人都關心,以致在不同的情況中有不同的答案,沒有一定的。最好,你反過來省察自己的情況,留意自己詭詐的心。因此,為了避免日後會傷害到你約會的人,倒不如現在一刀兩斷。又或是你的戀愛使你犯罪,那麼倒不如與對方分手總比讓神憂傷好得多。
試觀察你與你朋友的約會關係是如何影響着你們。你的朋友是否真的有信主的傾向?你們倆的關係是幫助或阻攔你朋友認識神?你的基督徒密友是否鼓勵你繼續如此下去或是不贊成?如果以上的問題引起了你心中的疑惑,這樣,或許你要立刻結束這約會關係,而且越快越好。
將你的結論與羅馬書十四章作個比較,保羅提到是否可吃拜偶像之物,他的結論是:“人在自己以為可行的事上,能不自責,就有福了。若有疑心而吃的,就必有罪。因為他吃,不是出於信心。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羅十四22至23)把這原則應用在你約會的事上,明顯的就是說,如果有疑心,就不要去做。
假使這位非基督徒朋友真的成為基督徒,這是否就是神的旨意要你們結婚或繼續約會呢?這倒不一定。因為縱使你的朋友已經信主,你倆的屬靈程度也有差異。成熟是需要時間的,而你是得救很久的基督徒,那麼你朋友就要經一段時間的追求后,才能夠跟得上你現在的程度,才能在主里與你分享彼此的感受。
如果你的朋友今天稱為基督徒,這情況就像兩位基督徒在交往;然而,縱使兩位基督徒相交往,也未必是神的旨意要他倆結婚。我們須從各自的關係中去了解神對婚姻的期望(就如在以弗所書五章21至33節中所記載的),我們需要自問:“我是否願意將自己完全獻給這個人,用神要我以祂般的愛去愛他/她呢?”只有在兩人同心地相信神已祝福他們的婚姻時,婚姻中所須具備的犧牲與順服才能產生。

君獲我心

能否與非基督徒約會的問題,關鍵在於我們是否信靠神為我們生命所作的安排。或許祂要我們獨身;然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婚姻是神對它們的旨意,可是,神卻賜給一些人獨身的恩賜(林前七7至8、33至35)。不要認為結婚就能得到快樂。事實上,如果你在獨身生活時不快樂,那麼很可能你會將不快樂帶進你的婚姻生活中。婚姻不是萬靈藥。好好利用你獨身的生活,讓自己成為一個生活得充實、快樂而有意義的人!如果神賜給你獨身的恩賜,祂會特別使用你的地方是已婚的人所不能做到的。如果神要你結婚,你就可將你特有的優點給你所愛的人了。
假設神的旨意是要你結婚,你是否可以一年、兩年或十年等候神給你最好的選擇呢?我們處在一個沒耐性的時代。即沖的茶,即食漢堡包,甚至是即時提錢銀行等都應運而生。因此,對我們來說,要等候是可以的,不過會是很困難的。而撒旦,這個全人類的欺騙者(啟十二9)常常就會在這個時刻對我們說:“啊!基督徒,如果你再等下去,可選擇的範圍就會更小。為何不好好把握這個機會,否則你可能會錯失一切呢?這個不錯嘛!也蠻體貼的。他當然像基督,所以她是不是基督徒有什麼關係?”撒旦的謊言很悅耳,聽起來像是真的。
神的聲音常是微聲。且聽聽祂微聲說:“我為你選擇的是一個豐盛又美好的生命(參約十10;詩八十四11)。目前你看為是好的,未必在二、三十年後仍是好的,但我是自有永有的,我能看見你的一生,現在及將來(參詩一三九16)。我愛你(耶三十一3),我為你安排的是你心未曾想到的(耶三十三3;林前二9)。或許我此給你獨身的恩賜(林前7、25至39;太十九10至12),或許你會發現我在你身上的計劃也包括了婚姻。在下星期或是明年我會帶給你一個愛你的人,他/她的愛是由聖靈感動而來的。要等候這個人。這人會愛你如同我愛你。但我不回強逼你去與我為你選擇的人結婚,同時我亦不會阻止你與你所選擇的人結婚。可是不要自欺,你所收的將是你所種的(加六7)。我要施恩給你(賽三十18)。要等候我,我所愛的,我要為你成就!”
你們要追念上古的事,因為我是神,並無別神,我是神,再沒有能比我的。我從起初指明末后的事,從古時言明未成的事,說:‘我的籌算必立定,凡我所喜悅的,我必成就。’”(賽四十六9至10)

連載:愛情·信仰路(2)

愛情·信仰路

范愛麗(Alice Frying)著

王萍 譯

聖潔與婚姻

神也吩咐以色列民,要他們與周圍拜偶像的國家分別出來;申命記七章3至4節:“不可與他們結親,不可將你的女兒嫁他們的兒子,也不可叫你的兒子娶他們的女兒;因為他必使你兒子轉離不跟從主,去事奉別神,以致耶和華的怒氣向你們發作,就速速的將你們滅絕。
以上的經文並非恐嚇我們順服,儘管這種情況是可能發生的。然而,我們不應忽視這樣的警告。我們生活在一個講求權利相等和存在價值的社會中,凡事都可行,不用負分和的責任。我們要不用追究過失責任的汽車保險,男女雙方不需負婚姻破裂責任的離婚法案,甚至要不追究罪責任的救恩。然而,在我們聖潔神的面前說我們不用為我們的罪負責任,這實在是謊話。事實上,我們都是有罪的人,只有靠着基督的死,我們才得蒙救贖。所以假如我是基督徒,則生命中的每一個層面都需要尋求神的旨意,這自然包括人際關係,特別在婚姻上。
哥林多后書六張14至18節,保羅教導我們:“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基督和彼列(彼列就是撒但的別名)有什麼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麼相干呢?神的殿和偶像有什麼相同呢?因為我們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說,‘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來往。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又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凈的物,我就收納你們。我要作你們的父,你們要作我的兒女。’這是全能的主說的。
這段經文所提到的實質,當然遠超過約會和婚姻的範圍。但就未婚的信徒來說,約會這個問題,常使他們的信心受到莫大的考驗。此處所說的約會,是指兩性間有特別選擇性的而言,其表達形式不論是傳統的男女愛侶式,或是今天流行的所謂純友誼式,都是指兩人關係較親密和帶有羅曼蒂克色彩的。
就基督徒與非基督徒的關係來說,基督徒有許多需要學習與付出的地方。我們當然可以結交非基督徒朋友。但必須考慮清楚,我們該不該與非基督徒的朋友約會?為何約會是如此的不同?這裡有兩個原因:
聖經教導我們要尋找和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向他們傳福音,也向他們學習。當我們在基督里逐漸成長時,我們對人與人間的關係也隨之變得敏銳,因此,基督徒對約會的態度往往會比非基督徒來得慎重認真,非基督徒對約會的態度是比較隨便的。
此外,我們要慎於約會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約會往往導致婚姻這後果。雖然約會的目的不只是找結婚對象,但事實上大部分的婚姻皆始於約會。
難道基督徒只應該與結婚對象約會嗎?當然不是。但如果你讓這種特殊的羅曼蒂克關係一直持續下去,你就不得不慎重考慮,對方是否就是結婚的對象了。
有一天你終會對某人說:“我願意將我的生命交給你。”不管你是男或女,當你決定要結婚時,你對你未來的另一半說,“我要你成為我生命中最具影響力的人,我願意共享你的價值觀,你的目標,以及你的成功與失敗。我生命中每一盼望我都願意與你有份。”當兩人結婚時,不論以何種方式表達,總會彼此對說:“你的一切就是我的一切,你的神就是我的神。”

從約會到禮堂

假如一位基督徒與一位非基督徒結婚,即是說,一位敬拜神的人與一位敬拜偶像(着偶像也許是自己、事業、物質或善行)的人結婚,這樣,這個基督徒就犯了兩個嚴重的錯誤。第一,他或她對神說:“是的,主,我已經將我的生命獻給了你,但是現在我要把自己交給一位不認識你的人。主,請你原諒我,過段時間在回到禰面前。”
這樣的悲劇真非筆墨可述說得盡,基督徒違背與神所立的約就是輕看神。他把人看得比神更重要,就是在拜偶像,因為他或她明明知道與不信者結婚就是違背神的命令。
第二,當基督徒與非基督徒結婚,他們也就是出賣了自己的生命。基督徒都知道,只有在基督里我們才能稱為尊貴、有價值的人;只有在基督里我們才能“找到自我”;也只有在機獨立我們才有真自由、創造力及不受環境束縛的喜樂。
基督徒為何願意放棄這一切,而與一個非基督徒結婚呢?“因為他對我實在太好了”,“因為她是我夢寐所求的(當然,唯一不同的只是她還未信主!)”,“因為我知道他很快就會成為基督徒的”……諸如此類,答案就是很多“因為”。我們總為自己所犯的罪找許多借口。如果沒有這些借口,我們就不會去犯罪;如果你所愛的對象“不可愛”,你也不會愛他!但要知道你所愛的不一定是神的旨意。然而,我們一定會愛神為我們所安排的;神並不是要我們只為了愛那人而就與他/她結婚。
以弗所書五章21至33節說到丈夫與妻子的關係正好反應了基督徒與神的關係。做丈夫的要以基督在世時所表現的真誠和犧牲的愛(為門徒洗腳,為他們預備早餐,教導他們,服事他們,為他們死等)去愛妻子。另一方面,妻子要以順服主的愛來順服丈夫。雖然,不是基督徒的婚應亦能仿效基督愛的模式,但是它不能真正反應基督實際的愛。
神命令基督徒只能與基督徒結婚,這並不表示神心胸太狹隘或是祂沒有憐憫心。相反,祂是要我們得着不是次好的,因為假如婚姻真是神建立的那樣美好(確能如此),要是你只選擇了次好的,那你真是再愚蠢不過的了。
問題是“人心比萬物都詭詐”(耶十七9),一個人在戀愛中很難理解着現實而深奧的道理。因此,人心的詭詐就成為不與非基督徒約會最好的理由哩!聖經中雖然沒有明文禁止基督徒與非基督徒約會,可是對今日所謂的約會也沒有隻言片語。因此,在神生命亮光中的基督徒應自問:“既然我絕不與非基督徒結婚,那我又為何要跟他/她約會呢?”
你或許會說:“喔,我與非基督徒約會是為了要向他傳福音!”你當然可以向與你約會的人傳講福音,但你不啻在玩火。愛人與被愛的需求是極強烈的感情,而基督徒的職分是做基督的奴僕,並不是做自己情感的奴隸(羅六16至18)。當你墮入情網時,你是誰的奴僕?此時你是向誰忠心呢?身為基督的使者當然可想出勝諸與非基督徒約會的方法去傳福音的。例如團體活動,謹慎的保持普通友誼,與大夥人一起聊天,都是傳福音的方法。
我曾為了要向一名非基督徒傳福音而跟他約會,但他與我約會的動機比我單想向他傳福音的動機來得更強烈,導致我們不得不分手。一直到如今,我仍希望他會遇上其他基督徒向他傳福音哩!當時我只對他說:“離開我吧。”如果那時候我把他介紹給我的基督徒朋友而一起與他做朋友,關心他,把他帶進神的國度中會比單純放棄他好得多。
你又或許會說,“我認識一對夫婦,他們結婚時其中只有一人是基督徒,另一人是婚後才信主的。”真的,這類情形偶爾會有,可發生在一位初信主的信徒在還沒有完全明了神對婚姻的旨意前,就與一位非信徒結了婚;或是一位基督徒雖然悖逆神,但神因着祂自己的憐憫,拯救他脫離難處。但我們卻不能因神有恩賜而可以去犯罪。“這樣,怎麼說呢?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麼?斷乎不可!”(羅六1至2)事實上,夫婦雙方若在屬靈的程度上有差別,則高的那方會落到低的那方去;或甚至屬靈的基督徒在不信者或信心不夠的基督徒一起生活時,也會逐漸失去他原有的信心。

連載:愛情·信仰路(1)

coverpage.jpg按:近來與主內肢體交通,有許多弟兄姊妹在愛情與信仰的問題上有所掙扎。人的感情是美好的,也是強有力的,因此魔鬼撒旦也常常利用這個機會攻擊信徒,讓我們軟弱。我自己就曾經不明白信徒對待感情的態度,在這個問題上跌倒過,感謝神保守我到如今。因此最近的幾次交通,也讓我心裡憂慮。前些日子HY姊妹和我分享一本小冊子《愛情·信仰路》,對這個問題有很好的描述。因此我將這份小冊子錄入後分成4份在這裡連載,希望能夠對弟兄姊妹有所幫助。此外也感謝PH師姐幫忙勘誤校訂。

愛情·信仰路

范愛麗(Alice Frying)著

王萍 譯

神賜下婚姻,婚姻是美好的。可是基督徒為何不能與非基督徒
結婚,甚至不能有約會的關係呢?本書能幫助你去明白神對婚
姻的期望,並按照聖經的教導提供我們一個明確的婚姻觀。

coverpage.jpg

原書封面

目 錄

引言                    1
愛情臨到時                 2
聖潔與婚姻                 4
從約會到禮堂                6
救我!                   8
君獲我心                 10
等候最好的                11
婚姻五課                 12
第一課 神對婚姻的看法如何
第二課 婚姻的承諾是什麼?
第三課 神是否要我持守獨身?
第四課 神如何監察我在生活中的罪?
第五課 委身於神

引言

四年前,我與安妮達聊天,她是住在我們大學社區的研究生。當我們談到基督徒與非基督徒結婚的得失時,安妮達表示她絕不會與非基督徒結婚的。可是六個月後,她卻與一位聲稱自己不是基督徒的史提夫訂了婚。
翌年,安妮達不顧基督徒朋友的勸告,與史提夫舉行了婚禮。有一陣子,我以為他們的婚姻是美滿的。我想,總是這樁婚事含有犯罪成分,或許神依然祝福吧。安妮達婚後仍參加聚會,與其他基督徒保持主內交通。他們倆看來是相當快樂的,也許實在是我們的思想太狹隘了。
不久,我們聽說安妮達的婚姻觸礁了,接着又聽說他們鬧分局,最後聽到了他們離婚的消息。
什麼令致安妮達只與基督徒結婚的信念改變了呢?然而,又怎麼會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她的婚姻就結束了呢?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她的婚姻是不是已開始就註定了失敗?可會有挽回的機會?
我與安妮達是好友,又是主內的姊妹,因此我便主動地問她上述的問題。安妮達帶着悔意坦白承認,當時與史提夫訂婚,確實是違背了神的旨意。“我愛史提夫,並將這愛置於愛神之先。當時最容易和痛快的事就是去做我想要做的。我沒有冷靜下來好好思想違背神會帶來什麼後果。”
“我們結婚後不久我的疑慮就出現了,”她繼續說:“我懷疑我所做得到地對不對?我怎能將自己交給一個不認識神,而且屬靈觀點不同的人呢?”
安妮達當時不知道史提夫對他們的婚姻也存有很大的疑慮。逐漸地,他們的婚姻變得僵化,失去活力。他們彼此間的言談漸顯乏味,很少再互訴心曲。他們一塊兒的生活不再是愛的活力,而只是公式化。最後,史提夫搬離家。兩年後,他們便離婚了。
假如安妮達的故事只是獨一的一出悲劇,我們與哀傷的人同哭后,就可將思維轉移到較快樂的一面。可是她的故事卻讓我們看見許多基督徒只因男女雙方互相吸引,並非建立在神愛中的婚姻,雖細節不盡相同,但結局皆是悲劇的事實,一次又一次的重演着。

愛情臨到時

每個人與生俱來就有愛人及被愛的需要,這是一種自然及美好的一年。但是因愛的力量極強大,我們必須在愛情尚未萌芽長成前,就要認清神賜與愛的意義,和在祂之外的愛帶來的後果。
真正愛主的基督徒不會故意與非基督徒談戀愛。然而,大部分的愛情是始於普通的友誼甚至偶然的邂逅。那麼,基督徒應該如何劃出界限?基督徒是否可與非基督徒約會呢?基督徒是否可與非基督徒交友呢?究竟聖經如何教導基督徒在世生活呢?
聖經很清楚的教導基督徒不可與世隔絕。創世紀記載神叫亞伯蘭離開本鄉寄居埃及。幾代之後,神又帶領約瑟在法老王的宮廷中工作。初期教會的擴展是因基督徒被呼召(或受逼迫)離開自己的家鄉到外幫中居住。我們身為基督的使者,若只囿守於基督徒的圈子內,無異錯過傳福音的良機。我們應該與非基督徒做朋友,以基督的愛去愛他們,並與他們分享基督的愛,積極地帶領他們歸向主。
神的百姓雖被差往不敬拜神的人群中居住,但他們再三地被提醒,與不信神的人交往,無論愛倫理道德或屬靈的事上絕不可妥協。但以理便是一個好例子,他被掠至巴比倫去侍候巴比倫王,與幾位貌美的少年人同被養在王宮裡受教育。但是但以理“立志,不以王的膳,和王所飲的酒,玷污自己”(但一8)。神喜悅他的順服便讓他的面貌“比用王膳的一切少年人更加俊美肥胖”(但一15)。之後,但以理拒絕服從大利烏王不可祈禱的禁令,仍在神面前禱告,神悅納他在屬靈上的忠誠而救他脫離獅子的口。但以理不妥協的結果,使大利烏王因此轉向敬拜真神。
今日我們同樣可以看到,當基督徒像但以理一樣拒絕向環境妥協時,神就施行奇妙的作為。這些環境壓力或許不是以美食、禁令和獅子坑的形式出現,但肯定是強大的。我們要與周圍的人交往而不帶有任何妥協,無論是內在的或外在的。
總而言之,就是約翰福音十七章中所說的基督徒是在世界中,但不屬於世界。
“分別出來”,就是“聖潔”的表現方式。聖經中提到人與物的聖潔,是指與一切不屬神的分別出來,是為著神的緣故而分別為聖。所以,在舊約聖經中,一切的聖物,諸如約櫃,是與其他世俗物品分開放置的。祭司必須經過複雜的潔凈儀式方得進入至聖所。至聖所以一張細心製成的幔子與聖所隔開。馬太福音二十七章51節描述基督死的時候:“殿里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這說明了今天我們可直接與神親近,不需再通過祭司。
然而,這並不是說我們可任意而行,不用分別為聖。彼得前書一章15至16節:“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因經上記着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保羅在羅馬書十二章1至2節也說,“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我們不用再以來宗教禮儀,而能直接到神的面前,所以我們對自己聖潔與否應負上更大的責任。
“聖潔”或“分別”,在我們所處的社會中,可不是易於接受的觀念。我們寧願說:“我沒有什麼問題,你也很好嘛!”並將自己和別人的罪理性化。我們不願說誰是基督徒,誰不是基督徒。但總有一天,神會親自分別誰是屬祂的兒女。既是如此,我們除了有慈悲的心懷,也該有正確的判斷力。當然,論斷與責備不是我們的職責,但如果我們在世上與人交往時,人際的關係會影響我們與神的關係;這樣,我們就必須保持自己的聖潔了。
我曾驚異與神是何等關注我們的聖潔。試觀那些違背了神聖潔命令的人,他們的後果是如何。在挪亞時代,神決定除滅自己所造的,因為祂“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創六5)。所多碼與蛾摩拉二城被毀滅也是因罪惡甚大。在二城被毀之前,亞伯拉罕的侄兒羅得得到警告:“逃命……你要速速的逃”(創十九17、22)。歷代志上十三章9節,烏撒被擊殺是因他用手觸摸了聖潔的約櫃;列王紀下二十四章20節:“因此耶和華的怒氣在耶路撒冷和猶大發作,以致將人民從自己面前趕出。

王明道弟兄傳記兩卷 Biography of Wang Mingdao

  王明道弟兄是神在中國重用的僕人,是中國教會的重要領袖之一。我覺得王明道弟兄在三個方面有很好的見證,一是傳講聖經的真道,二是在個人生活上沒有虧欠,榮耀神;三是在逼迫中不放棄信仰,雖然曾經有軟弱,但是靠着神,他又勝過了。
很多教會的牧者、同工都是帶着奉獻的心志來到神的面前的,但是面對世界的誘惑,也有偏離了神的。中國教會經歷的大患難讓很多牧人跌倒,但是也從中選出了一批神的精兵。“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着稱讚,榮耀,尊貴。(彼前1:7)”。每次讀到神的這些寶貴的僕人的見證,都讓我有靈里的觸動。“洪水泛濫之時,耶和華坐着為王。耶和華坐着為王,直到永遠。(詩29:10)。”當我們面對這個世界面對各種誘惑的時候,也求這位“坐着為王直到永遠”的神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讓我們學習老聖徒,為主發光為主打戰!
王明道弟兄自己寫過一本自傳《五十年來》,主要講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前的事情。隨着他靈命的進深,後來他對這本書也有一些反思,但是總體上來說,這本轉機還是很早就信徒的。另一本是王長新弟兄寫的《又四十年》,是上一本書之後的故事,他曾經跌倒,但是靠着主又站立起來,為主奔跑那美好的道路。
網絡上都有着兩本書的電子版,我做了些排版使之打印得好看些,願與弟兄姊妹們分享,並在主內共勉。點此下載:五十年來又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