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些翻譯的工作,一直是我的願望。但是總是懶惰纏身,沒有動手。進來增加了一些CD收藏,其中不少說明書是很好的樂史和樂評文章。近期我將選擇一些聖樂相關的文章做一些翻譯。 一下文章翻譯自Sony SK44914的小冊子,作者是Peter Flanders。該作品為Franz Joseph Haydn的The Seven Last Words of Christ,指的是耶穌基督被訂在十字架上所說的七句話。該錄音由Juilliard String Quartet演奏,並且包括聲樂部分。 “大約十五年以前,加的斯(Cádiz,西班牙一城市,譯註)的一位教士請我創作一部器樂作品,關於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最後七言。 “加的斯大教堂有一個習慣,在每年的四旬齋(Lent,復活節前的第四十個星期日,譯註)創作一部清唱劇。該教堂的環境大大的提高了演出的效果。教堂牆、窗戶和柱子都掛上了黑布,盡有穹頂中央垂下的一盞大吊燈驅散了神聖的幽暗。正午的時候,所有的門被關上,音樂聲就響起了。在一個適當的序曲之後,主教走上講堂,頌讀十架七言中的一句,並且就其做一個講演。之後,他走下講台,在聖壇之前跪下。這期間的間隙被音樂所填滿了。之後,主教每次上講台宣講七言中的一句,講完后樂團就演奏一段音樂。 “我的音樂就是遵循這個格式譜寫的。為七言中的每一句譜寫一段長度為10分鐘慢板(Adagio)是相當不容易的。我很快就意識到我很難將自己限定在所分配的時間中。 “這部作品起先是無詞的,按照上述格式寫成。過後我感到應該給其加上歌詞。這樣,一部包括聲樂部分的完整的清唱劇《基督在十字架上的七言》由Messrs、Beritkopf和Härtel(世界上最老的音樂作品出版商,1719年成立,譯註)初版發行。這部作品得到了一些經驗豐富的鑒賞家的肯定,因此我也希望它不要為大眾所忽視。 –約瑟夫·海頓 […]
Month: March 2008
硬盤壞了,數據丟了。 數據備份之重要,誰都會說的。但是不曾想到硬盤徹底的死亡會如此徒然的臨到。 曾經一次很近於此,我將一個移動硬盤落在晶麗華清了。於是痛思悔過,所幸終被尋回。 曾經張大俠(北京一位民俗攝影師)講座中提及,其擔憂數碼攝影的保存性。時滿以為自己為計算機專業學子,在此有天然之優勢。膠片物理介質有風吹雨淋火燒蟲咬之可能,也未必堅固。 如今看來,智者千慮且有一失,凡事不可誇口,切切,切切。 經濟學講邊際成本。硬盤數據回復,軟件方法取銀300,若是先修復機械損壞,則須2000。豈知數據之價值在此? 蘋果更換了新硬盤,安裝了Leopard,省去購買之費用。此物價值100,或此方為丟失數據之價值? 記憶其實未必就是好事,失了或是再得。 多少時候想推翻過往*,卻是纏累甚深。也許如今,那時候就是了。 “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 5:17) *此處指攝影而言。許多時候覺得以往所拍攝的均為惘然,不如推翻重來,開辟新境界。去年timesky友丟失筆記本,損失了大量照片。此次我再照片上的損失不大,但是卻未曾不是重新開始的一個契機。
牧師在慕道班的單張上寫,“受浸是基督徒靈程的‘起步’,不是‘畢業’。”這是關鍵之教訓,天路艱辛,我們務要長存渴慕、追求之心。 浸禮的時候贈與受浸的各學生《荒漠甘泉》一冊,書聖經一言以贈。期許以中國信件的格式寫就,故查詢文理聖經譯本,終得楊格非文理譯本的翻譯為佳。雲,“蓋我等若以起始所有篤信之心堅持至終,則必於基督之恩有分矣”(希伯來書3章14節)。在通行之國語和合譯本中,詞句作“我們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在基督裡有分了”,亦為佳美之翻譯。 詞句為當年受洗之時立福牧師所贈,依稀難忘當日靈命之火熱。曾以詞句做壁紙一張,每日謹思,直至大學更換電腦之時。詞句銘記雖易,篤行實難。世間百般誘惑,起初火熱之心日漸消磨,如離家之浪子,又若飄蕩於曠野茫茫。 歷屬靈之曠野,罪中之生活,今蒙神開啟,更深知詞句之艱深。天主教並東方教會持聖禮七件,洗禮(Baptism,天主教多行抹水禮)可由有神品之人主持,受洗之後仍需行堅振之禮(Confirmation),需由主教(Bishop)主禮,按手於受禮者,祈求聖靈堅固也。基督教(新教,或稱復原教)之中英國國教(聖公會)仍行此禮。新教各教派認為,新約聖經僅承認洗禮與聖餐(Eucharist)兩項聖禮,且聖經中顯示聖禮所象徵信徒會得著之救恩,並非僅透過該禮儀方能得著。聖靈乃神之一位格,聖靈是否降臨乃神之主權,絕非人定之儀禮所能定奪。 昨日PH姊妹曾問及其受浸以先所受至感動是否從聖靈得來。受浸乃水之洗禮,施洗約翰為眾施洗,其雲“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叫你們悔改。但那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給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太3:11,參路3:16)”。使徒中,有些曾為施洗約翰之門徒(如西門彼得),他們是否都受過約翰之洗並未明確記述。不詳主耶穌是否親自為他們施洗(約4章2節:“其實不是耶穌親自施洗,乃是他的門徒施洗”,但不知使徒是否為耶穌親自施洗),但聖經明確提及, “耶穌和他們聚集的時候,囑咐他們說,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應許的,就是你們聽見我說過的。約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幾日,你們要受聖靈的洗。 (徒1:4,5)”。此例可說明使徒受洗之時並為受聖靈,乃是五旬節聖靈方降臨,遂軟弱變為剛強,盡都為主殉道。 由此可見,洗禮與受聖靈並非定然同時發生。王明道先生在教會學校讀書時曾受點水禮,但此時並未得聖靈,後他認定浸水禮方為正禮,故再次受浸禮。其初次受洗之時並未明確信仰,也為認罪悔改,故定然未受聖靈,後受浸之時他已蒙召多時,聖靈在其心中大大做工,故已然受了聖靈。可見聖靈之降臨在於人之悔改並神之主權,與洗禮並無一定之聯繫。 故此洗禮實為認罪悔改重生得救之象徵,但重生與否在於心中是否真信真認罪真悔改;若心中不化洗禮亦為惘然。人之有限與神之無限實有深淵界定不可逾越,故受洗之時所認聖經真道亦乃九牛一毛,需時時跟進每日追求。受洗時未認之罪,蒙神光照顯明於心,亦當再次帶至主前。於此我有深刻之經歷,也願弟兄姊妹共勉,以同行天路同頌主恩。
上個主日(3月2日)有10位弟兄姊妹受浸歸入主的名下(拍攝了一些洗禮的照片,點擊下圖觀看)。主耶穌曾經說過,“一個罪人悔改,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路15:10)”(此處“也這樣歡喜”指的是主耶穌在這句話前說了一個比喻,一個婦人丟了一塊錢,細細地找終於找到了,於是請朋友鄰舍來,說“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在神的面前我們都是罪人,但是感謝主,我們能夠主的救恩臨到我們,讓我們能夠脫離罪的權勢,折斷死的毒鉤,成為神的兒女。因此我們是多麼蒙福,這些受洗的弟兄姊妹也多麼蒙福。 這批受洗的弟兄姊妹們有好幾位來自校園團契。去年神將校園事工的負擔放在戴路傳道和教會幾位同工的心中,隨後祂帶領盧強弟兄來到我們教會,也召聚我們幾位學生同工來這裡。去年底我們的同工還在思考,在學生事工上投入了很多,為什麼沒有什麼果子呢?如今我們卻看到校園團契結出許多果子了。因為一個人認識神,乃是聖靈的親自做工。時候一到,神就把祂的子民從世界中分別出來。 從外表上看,洗禮是一種禮儀。讓我們分享一節經文,溫習一下洗禮的意義。 “這樣,怎麼說呢?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嗎?斷乎不可。我們在罪上死了的人,豈可仍在罪中活著呢?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祂的死嗎?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祂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我們若在祂死的形狀上與祂聯合,也要在祂復活的形狀上與祂聯合。因為知道我們的舊人和他同釘十字架,使罪身滅絕,叫我們不再作罪的奴僕。因為已死的人,是脫離了罪。我們若是與基督同死,就信必與祂同活。因為知道基督既從死裡復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祂的主了。祂死是向罪死了,只有一次。祂活是向神活著。這樣,你們向罪也當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穌裡卻當看自己是活的。(羅6:1-10)”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一下幾個含義: (1)、當我們接受神,認罪悔改決志歸主之後,我們就是在罪上死了,不能在活在罪中。當我們在罪惡中的時候,我們雖然領受神的普遍啟示,在許多人心中存有良心,願意為善,但是靠著我們自己的心志,或者是世界上的說教和宗教,我們無法勝過,正如保羅所說“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7:18)”。保羅也告訴我們,不能以此為藉口,因為我們已經在罪中死了。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2)、我們既然明白靠著自己不能勝過罪,那麼就只有靠著神我們才能勝過。保羅說,“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羅10:10)”。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主耶穌是完全的神,祂道成肉身稱為完全的人,祂是唯一一個沒有犯罪的人,但是祂卻替罪人釘死在十字架上,擔當了“罪的工價”,也就是死。主耶穌不僅死了,而且複活了,祂戰勝了死亡的權勢。 “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死啊,你的毒鉤在哪裡?死的毒鉤就是罪。(林前15:55、56)”。因此我們沒明白,我們如果能夠在主耶穌的死和復活上有份,我們就能夠戰勝“纏累我們的罪(來12:1)”。 (3)、因此我們受洗就是要歸入耶穌的死。有的教會施洗的時候說的話是這樣的,“我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給你施洗,歸入基督的死”。這樣我們就“藉著洗禮歸入死,和祂一同埋葬”。 (4)、“藉著洗禮歸入死”的目的乃是在“死的形狀上與祂聯合”,其結果就是“祂復活的形狀上與祂聯合”。因此受洗之後“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加2:20)” 但願我們能夠常常思考洗禮的真義,不要將其僅僅看作是一個儀式,乃是在生命中要因著信戰勝老我,時時有“新生的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