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受弟兄委託,代查希伯來書,從第三章起。為此做了一些預備,也整理出一個文字材料,在此與大家分享。 在開始之前,有一些綜合的體會: 1、 查經不宜過於學術。聖經是一個整體,是神所默示的。聖靈啟示聖經的作者寫成這本書,並不是把這些作者變成寫作機器,而是啟示他們,讓他們用自己的文筆來寫 出神的話。所以這些作者言語的風格是不同的,神保留他們的個性。但是整本聖經是統一的,這卷書信可能偏重某個方面,那捲偏重另一個方面,綜合起來,就構成 了神完整的話語。聖經的研究,偏離聖經是神的話語這一原則,將其作為學術文獻看待,無論多麼認真,都是捨本逐末偏離本源的。 2、希伯來書是新約聖經唯一作者不明的書卷。新約已知的八位作者(馬太、馬可、路加、約翰、保羅、彼得、雅各、猶大),希伯來書的作者是其中的一位,還是另有一人,歷代學者有很多爭議。(一些學者引用2:3“這救恩起先是主親自講的,後來是聽見的人給我們證實了”, 認為作者是沒有見過主耶穌本人的人,我覺得這是不充分的。我不明白希臘文原文,但是從中文一本上來看,這句可以理解為作者站在受書人的角度上說的,就是說 “給我們證實了”,這裡的“我們”不僅包括作者本人,也包括受書人,所以對於受書人而言,這救恩是聽見的人給他們證實的,這聽見的人也包括本書作者。)但 是既然這個事情神沒有向我們顯明,對於信徒而言,也不必過於追究,因為這畢竟無關本書主旨。同樣,希伯來書的受書人、受書地點、寫作時間也都不是很確定, 我們只需要知道受書人是已經信主的人,其餘的都不是重要的了。 希伯來書 第三章 […]
Category: Faith
Christian Faith
相關內容: http://vivianhuipan.spaces.live.com/blog/cns!CBD159F580C928B2!3966.entry 感謝主! 潘卉姊妹的見證特別給人以鼓勵。這件事情就發生在身邊,因此我願意作個旁證,因為這見證是真的。 去年來到石溪(SUNY Stony Brook)後,就聽一些BME的朋友說他們有一位師姐,對他們特別好。後來又聽他們說師姐生病了,再後來聽說師姐住院了,病得很重,和我說她的情況的那位朋友都很憂傷。 後來有姊妹聽說這件事情,就請教會的同工去為師姐禱告。去年12月初王西門牧師、戴路傳道和門阿姨一起去師姐宿舍,給她講解聖經的道理,並且為她禱告,除偶像,斥責魔鬼的作為。師姐原來是拜佛的,但是那天聖靈在她心中做工,她就願意敞開心門接受主。神奇妙的醫治就這樣來到,她的病立時就好了。 師姐信主以後人生的變化是很大的。病得醫治是一個見證,她生命的改變也是一個見證。人們都有做好人的願望,但是立志行善卻總是離真正的善很遠,因為人人都犯了罪,我們靠著自己不能夠脫離罪,唯有心靠主才能戰勝。師姐信主之後在生命中的改變也讓許多人願意來接受這樣一份信仰。 今年3月2日師姐受洗歸入主的名下。那日她作了她蒙恩的見證,造就了很多信徒,也幫助許多慕道的朋友。一個人拋棄罪惡,魔鬼就不甘心,就要找機會攻擊。師姐在生活中有著美好的見證,主的恩典豐豐富富地臨到她,與此同時,魔鬼也試圖攻擊她。在她畢業論文、她導師對待她的態度等方面,爭戰臨到她。她也感到過軟弱,但是她願意將一切交託給主,雖然曾經有軟弱,但是主讓我們下垂的手重新挺起來,讓我們經過死陰的幽谷卻不怕遭害,因為祂的杖祂的竿都安慰我們。 昨天夜裡師姐還來電話有一些交通,包括一些感到軟弱的事情,以及在一些事情上靈裡的爭戰。另外有一個事情就是她身體似乎沒有被完全醫治。其實教會的弟兄姊妹都為此有些擔心,因為大家不全知道神的心意,擔心這件事情影響她的信心。她也不知道應該是吃藥還是等候神的醫治。 神的心意有時隱藏,我們茫然不知,但是祂的時候一到,一切就都明了。今晚師姐去看病,得到的結果卻是她懷孕了!當所有的醫生沒有辦法醫治她的時候,主能夠醫治她;當所有人認為她不太容易懷孕(因為生病的緣故)的時候,我們看到神的恩典真是超過我們的想像。當我們把一切交託祂的時候,祂不僅給予我們一切所需,而且有餘。 神之所以給師姐這麼大的恩典,因為她真是信靠主,真是一切交託給主。我和師姐有比較多的交通,她心裡對主單純的愛和嚮往都是十分可佩服的。許多人為了世界上的好處而信主,病得醫治就是信靠的最終目的,這樣的信心不是真正的心情,這不是定睛看著主,而還是看著世界。師姐雖然是在疾病中認識主的,但是她一信靠就渴慕聖經的真道,主的話語進入她的心中,讓她知道什麼是最美好的,什麼是應當追求的。她單要主自己,這是主所喜悅的,於是她所需用的一切,主也加倍增添給她。 師姐說要給孩子起名字叫天恩,因為這是天賜的恩惠。感謝主! 我們在這世上都有困難有苦痛,沒有人一生一帆風順,沒有人永不生病。病得醫治將來還可能再生病,沒有人能夠逃脫一死,我們的盼望若放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就永遠得不著。但是主給我們的應許是在祂永遠的國度裡面,基督徒的盼望是在永生,這是無比美好的。我們舉目向天,就不會被世界纏累,而去奔跑美好的路程。 “但願頌讚、尊貴、榮耀、權勢,都歸給坐寶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遠遠!”(啟5:13)
這個翻譯的後續工作竟然拖延了這麼久,真是沒有想到。後文主要是音樂方面的評論,翻譯出來困難較大,意義不大,所以就作罷了。於是把唱詞翻譯出來,引用的經文根據中文和合本,首次翻譯詩歌體,如有不妥多多指出。 海頓:耶穌基督的十架七言 1、序曲 2、“父啊, 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 他們不曉得。”(路23:34) 天上的父啊, 從禰永恆的寶座看下吧, 親愛的天父啊, 禰的獨生子在為罪人為禰的子民禱告, 聽禰聖子的禱告吧。 啊,我們曾經墮落, 我們的罪孽深沉; 然而為了我們的救贖, 你的聖子流出寶血 羔羊的血啊,不是為仇恨而流, 乃是洗凈一切的罪。 噢,慈愛的天父, […]
做一些翻譯的工作,一直是我的願望。但是總是懶惰纏身,沒有動手。進來增加了一些CD收藏,其中不少說明書是很好的樂史和樂評文章。近期我將選擇一些聖樂相關的文章做一些翻譯。 一下文章翻譯自Sony SK44914的小冊子,作者是Peter Flanders。該作品為Franz Joseph Haydn的The Seven Last Words of Christ,指的是耶穌基督被訂在十字架上所說的七句話。該錄音由Juilliard String Quartet演奏,並且包括聲樂部分。 “大約十五年以前,加的斯(Cádiz,西班牙一城市,譯註)的一位教士請我創作一部器樂作品,關於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最後七言。 “加的斯大教堂有一個習慣,在每年的四旬齋(Lent,復活節前的第四十個星期日,譯註)創作一部清唱劇。該教堂的環境大大的提高了演出的效果。教堂牆、窗戶和柱子都掛上了黑布,盡有穹頂中央垂下的一盞大吊燈驅散了神聖的幽暗。正午的時候,所有的門被關上,音樂聲就響起了。在一個適當的序曲之後,主教走上講堂,頌讀十架七言中的一句,並且就其做一個講演。之後,他走下講台,在聖壇之前跪下。這期間的間隙被音樂所填滿了。之後,主教每次上講台宣講七言中的一句,講完后樂團就演奏一段音樂。 “我的音樂就是遵循這個格式譜寫的。為七言中的每一句譜寫一段長度為10分鐘慢板(Adagio)是相當不容易的。我很快就意識到我很難將自己限定在所分配的時間中。 “這部作品起先是無詞的,按照上述格式寫成。過後我感到應該給其加上歌詞。這樣,一部包括聲樂部分的完整的清唱劇《基督在十字架上的七言》由Messrs、Beritkopf和Härtel(世界上最老的音樂作品出版商,1719年成立,譯註)初版發行。這部作品得到了一些經驗豐富的鑒賞家的肯定,因此我也希望它不要為大眾所忽視。 –約瑟夫·海頓 […]
牧師在慕道班的單張上寫,“受浸是基督徒靈程的‘起步’,不是‘畢業’。”這是關鍵之教訓,天路艱辛,我們務要長存渴慕、追求之心。 浸禮的時候贈與受浸的各學生《荒漠甘泉》一冊,書聖經一言以贈。期許以中國信件的格式寫就,故查詢文理聖經譯本,終得楊格非文理譯本的翻譯為佳。雲,“蓋我等若以起始所有篤信之心堅持至終,則必於基督之恩有分矣”(希伯來書3章14節)。在通行之國語和合譯本中,詞句作“我們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在基督裡有分了”,亦為佳美之翻譯。 詞句為當年受洗之時立福牧師所贈,依稀難忘當日靈命之火熱。曾以詞句做壁紙一張,每日謹思,直至大學更換電腦之時。詞句銘記雖易,篤行實難。世間百般誘惑,起初火熱之心日漸消磨,如離家之浪子,又若飄蕩於曠野茫茫。 歷屬靈之曠野,罪中之生活,今蒙神開啟,更深知詞句之艱深。天主教並東方教會持聖禮七件,洗禮(Baptism,天主教多行抹水禮)可由有神品之人主持,受洗之後仍需行堅振之禮(Confirmation),需由主教(Bishop)主禮,按手於受禮者,祈求聖靈堅固也。基督教(新教,或稱復原教)之中英國國教(聖公會)仍行此禮。新教各教派認為,新約聖經僅承認洗禮與聖餐(Eucharist)兩項聖禮,且聖經中顯示聖禮所象徵信徒會得著之救恩,並非僅透過該禮儀方能得著。聖靈乃神之一位格,聖靈是否降臨乃神之主權,絕非人定之儀禮所能定奪。 昨日PH姊妹曾問及其受浸以先所受至感動是否從聖靈得來。受浸乃水之洗禮,施洗約翰為眾施洗,其雲“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叫你們悔改。但那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給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太3:11,參路3:16)”。使徒中,有些曾為施洗約翰之門徒(如西門彼得),他們是否都受過約翰之洗並未明確記述。不詳主耶穌是否親自為他們施洗(約4章2節:“其實不是耶穌親自施洗,乃是他的門徒施洗”,但不知使徒是否為耶穌親自施洗),但聖經明確提及, “耶穌和他們聚集的時候,囑咐他們說,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應許的,就是你們聽見我說過的。約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幾日,你們要受聖靈的洗。 (徒1:4,5)”。此例可說明使徒受洗之時並為受聖靈,乃是五旬節聖靈方降臨,遂軟弱變為剛強,盡都為主殉道。 由此可見,洗禮與受聖靈並非定然同時發生。王明道先生在教會學校讀書時曾受點水禮,但此時並未得聖靈,後他認定浸水禮方為正禮,故再次受浸禮。其初次受洗之時並未明確信仰,也為認罪悔改,故定然未受聖靈,後受浸之時他已蒙召多時,聖靈在其心中大大做工,故已然受了聖靈。可見聖靈之降臨在於人之悔改並神之主權,與洗禮並無一定之聯繫。 故此洗禮實為認罪悔改重生得救之象徵,但重生與否在於心中是否真信真認罪真悔改;若心中不化洗禮亦為惘然。人之有限與神之無限實有深淵界定不可逾越,故受洗之時所認聖經真道亦乃九牛一毛,需時時跟進每日追求。受洗時未認之罪,蒙神光照顯明於心,亦當再次帶至主前。於此我有深刻之經歷,也願弟兄姊妹共勉,以同行天路同頌主恩。
上個主日(3月2日)有10位弟兄姊妹受浸歸入主的名下(拍攝了一些洗禮的照片,點擊下圖觀看)。主耶穌曾經說過,“一個罪人悔改,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路15:10)”(此處“也這樣歡喜”指的是主耶穌在這句話前說了一個比喻,一個婦人丟了一塊錢,細細地找終於找到了,於是請朋友鄰舍來,說“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在神的面前我們都是罪人,但是感謝主,我們能夠主的救恩臨到我們,讓我們能夠脫離罪的權勢,折斷死的毒鉤,成為神的兒女。因此我們是多麼蒙福,這些受洗的弟兄姊妹也多麼蒙福。 這批受洗的弟兄姊妹們有好幾位來自校園團契。去年神將校園事工的負擔放在戴路傳道和教會幾位同工的心中,隨後祂帶領盧強弟兄來到我們教會,也召聚我們幾位學生同工來這裡。去年底我們的同工還在思考,在學生事工上投入了很多,為什麼沒有什麼果子呢?如今我們卻看到校園團契結出許多果子了。因為一個人認識神,乃是聖靈的親自做工。時候一到,神就把祂的子民從世界中分別出來。 從外表上看,洗禮是一種禮儀。讓我們分享一節經文,溫習一下洗禮的意義。 “這樣,怎麼說呢?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嗎?斷乎不可。我們在罪上死了的人,豈可仍在罪中活著呢?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祂的死嗎?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祂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我們若在祂死的形狀上與祂聯合,也要在祂復活的形狀上與祂聯合。因為知道我們的舊人和他同釘十字架,使罪身滅絕,叫我們不再作罪的奴僕。因為已死的人,是脫離了罪。我們若是與基督同死,就信必與祂同活。因為知道基督既從死裡復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祂的主了。祂死是向罪死了,只有一次。祂活是向神活著。這樣,你們向罪也當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穌裡卻當看自己是活的。(羅6:1-10)”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一下幾個含義: (1)、當我們接受神,認罪悔改決志歸主之後,我們就是在罪上死了,不能在活在罪中。當我們在罪惡中的時候,我們雖然領受神的普遍啟示,在許多人心中存有良心,願意為善,但是靠著我們自己的心志,或者是世界上的說教和宗教,我們無法勝過,正如保羅所說“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7:18)”。保羅也告訴我們,不能以此為藉口,因為我們已經在罪中死了。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2)、我們既然明白靠著自己不能勝過罪,那麼就只有靠著神我們才能勝過。保羅說,“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羅10:10)”。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主耶穌是完全的神,祂道成肉身稱為完全的人,祂是唯一一個沒有犯罪的人,但是祂卻替罪人釘死在十字架上,擔當了“罪的工價”,也就是死。主耶穌不僅死了,而且複活了,祂戰勝了死亡的權勢。 “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死啊,你的毒鉤在哪裡?死的毒鉤就是罪。(林前15:55、56)”。因此我們沒明白,我們如果能夠在主耶穌的死和復活上有份,我們就能夠戰勝“纏累我們的罪(來12:1)”。 (3)、因此我們受洗就是要歸入耶穌的死。有的教會施洗的時候說的話是這樣的,“我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給你施洗,歸入基督的死”。這樣我們就“藉著洗禮歸入死,和祂一同埋葬”。 (4)、“藉著洗禮歸入死”的目的乃是在“死的形狀上與祂聯合”,其結果就是“祂復活的形狀上與祂聯合”。因此受洗之後“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加2:20)” 但願我們能夠常常思考洗禮的真義,不要將其僅僅看作是一個儀式,乃是在生命中要因著信戰勝老我,時時有“新生的樣式”。
按:讀聖經和默想神的話語,是十分美好的意見事情。在我們生活中的許多時刻,我們都得到聖靈的感動,讓聖經的話語在我們心中變為鮮活。巴刻說,“今天默想是已失落的藝術,而基督徒對此無知,損失慘重”。就我個人的經驗來看,默想神的話語確實可以得到很多啟示。與此同時,許多靈修的心得在我們心中閃過,可是後來又忘卻了。因此我希望能夠把自己的感悟寫一些下來,作為“靈修小悟”,希望能夠寫成一個系列,一方面幫助自己記憶,同時也和弟兄姊妹分享。我在發出來之前會先請幾位弟兄姊妹審閱,但是我所寫的仍然可能是錯誤和不完全的,願大家都能夠指出,也歡迎有關的討論。 經文: 神人摩西在臨終前說,“我今日呼天喚地向你作見證。我將生死禍福陳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揀選生命,使你和你的後裔都得存活。(申30:19)” 領悟: 首先,我們從兩個方面來了解摩西: 一、生平:摩西是神最忠心的僕人,是以色列全家的管家。摩西是利未人,出生在埃及,在埃及人屠殺以色列嬰孩的時候,他卻奇迹般地稱為埃及王子。他在埃及學了埃及的一切學問,在曠野蒙主呼召,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摩西可能是直接和神說話最多的一位先知,神借他曉諭以色列人一切律例典章,這些律法不至今被以色列人所遵行,如今每一國的法律都從中得到啟示。他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過曠野,與迦南地的人爭戰,去的了約旦河東的土地。摩西的一生是充滿了榮耀的,但是在加低斯的米利巴水邊,為了平息民眾的抱怨,耶和華曉諭摩西顯神跡給他們看,吩咐磐石流出水來,可摩西卻沒有順服神的吩咐,而是擊打磐石,虧欠了神的榮耀。因此摩西死在摩押地毗斯迦山頂,神讓他觀看應許之地,卻不得進入。 二、摩西在聖經中的地位:摩西不僅是以色列的民族英雄,更是主耶穌–彌賽亞的預表。在申命記18:15中,摩西說,“耶和華你的神要從你們弟兄中間給你興起一位先知,像我,你們要聽從他。”,這裡說的就是主耶穌。在約翰福音1章21節,眾人問施洗約翰說,“他們又問他說,這樣你是誰呢?是以利亞嗎?他說,我不是。是那先知嗎?他回答說,不是。”當主耶穌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約7:37-38)”,於是“眾人聽見這話,有的說,這真是那先知。(約7:40)”。熟悉舊約就會知道,這裡說的”那先知”就是摩西說要興起像他的那一位先知,就是指主耶穌。主耶穌登山變相,就是與摩西和以利亞講話(參太17),因為他們是舊約中的兩個最偉大的先知,摩西代表律法──神跟人所立的舊約,他寫了五經(創、出、利、民、申),預言一位偉大先知將來臨(參申18:15-19);以利亞代表預告彌賽亞來臨的眾先知(參瑪4:5-6)。他們與耶穌一同出現,肯定了耶穌的彌賽亞使命──成全神的律法和先知的話。神在遮蓋西奈山的密雲中所說的話使他的律法有了權威(參出19:9),同樣,神在登山變像中說的話使耶穌的話成為權威。(感謝姊妹的提醒,最後這句摘自聖經靈修本) 中國的俗語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表明經驗豐富的老人的教訓是有益處的。對於摩西這樣一位神人(此稱號見申33:1)在離世前的教導,而且以自己的生命為“見證”“呼天喚地”的教導,我們是應當去理解和尊重的。這裡摩西告誡世人說,“你們要揀選生命”。是啊,這個選擇是大多數人都贊同的,但是我們要思考,我們要揀選什麼樣的生命,我們怎樣才能揀選生命? 莎士比亞筆下哈姆雷特的名言說,“生還是死,這是一個問題”。摩西說“生、死、禍、福(life and death, blessing […]
昨天LR弟兄來信,讓我們關心一位同學。他從武漢大學來,在Ohio州的一所學校。但是他來了之後發現自己患了重病,如今他正在堅強地和病魔鬥爭。他每天寫博客來分享他的心情,他博客的地址是: http://bohemiarhapsody.spaces.live.com/default.aspx 希望大家都去看看他的博客,留言鼓勵他,也向他介紹福音的信息,因為福音是將人領向永遠的生命的,當我們認識真神的時候,我們不僅得着今生的盼望,更是得着永生的福分。此時此刻,唯有神是全能的拯救。也希望弟兄姊妹都能為他代禱。主耶穌施行了很多神跡奇事,也將醫病趕鬼的全能賜給門徒。願我們同心獻上禱告,願他能夠認識這位昔在今在永在的救主,在神沒有難成的事(參耶32:17),願主保守醫治他!
《愛情·信仰路》這本小冊子連載完成了,希望能夠對主內的肢體有所幫助。神對祂的子民在婚姻上的聖潔是非常嚴格的,舊約聖經從《創世紀》到《瑪拉基書》,神都告誡以色列人不得與外族通婚,免得去拜他們的假神。在新約中,保羅明確地指出“信與不信不能同負一軛”,這話有許多含義,而婚姻是兩個人之間最親密的關係,在婚姻上我們更應當分辨信與不信的差別。 從和弟兄姊妹的交通中,我知道這個道理是不容易被接受的。當年我初信主的時候也在這個問題上迷糊。希望在此迷惑的弟兄姊妹都可以像牧者或屬靈的前輩請教,不要偏行己路悖逆了神。 為了閱讀方便,這裡做一個索引貼: 愛情·信仰路(1) 愛情·信仰路(2) 愛情·信仰路(3) 愛情·信仰路(4) 便於打印的全文PDF版本可以點此下載。這個字號是按照Letter紙張(8.5″x11″)打印后縮放68%變成兩欄裝訂的需要設計的(很奇怪吧:P),直接打印可能字體偏大。
愛情·信仰路 范愛麗(Alice Frying)著 王萍 譯 等候最好的 等候的功課是很難,卻是值得的。魯益師(C.S. Lewis)大半生是獨身的,他任教於牛津及劍橋大學,利用空餘時間完成了好些基督教文學中著名的作品。後來,他在將退休的年齡認識了一位女士,並與她結了婚,在他們短短的三年婚姻生活中他深愛着她。試想假如魯益師在早年與一位不是神為他預備的人結了婚,那今天就可能沒有這些傑出的作品了。 我大學畢業時,我的許多朋友都相繼結婚,但當時,我甚至連對象也沒有。直到三年後,我才認識我現在的丈夫。在等候的時間,我學習到神對我個人的信實。我領受了至今仍然對我有用的恩賜:烹飪;結識朋友;旅遊,生活樂趣;明白傷心的滋味;經驗過失望;同時我認識到神的愛,知道神會按着我所需要的來愛我。 現在,我的婚姻生活中充滿了喜樂。我認為等候的時間並沒有白費。我也不覺得結婚就是浪費了我的恩賜,神的本意本就是如此。當我忙碌地過着我的獨身生活時,神亦預備着我的丈夫,叫我們倆能照着我們各自的特殊需要,彼此相愛。我堅信他是我最理想的丈夫,我從不嚮往或後悔我的獨身生活。我們等候神,祂就像我們施恩,祂決不會叫我們失望或離棄我們的。 婚姻五課 當我們了解神對婚姻的期望后,我們才會了解神對約會關係的旨意。在以下簡短的課程中,我們要看聖經對婚姻的詮釋。寫下你的反應來幫助你思考以下的每一個問題。或許你可與一位成熟的基督徒朋友一起討論你的答案。 第一課 神對婚姻的看法如何? 讀以弗所書五章21至33節 […]